您当前的位置:首页»维拓学术»学术交流» 详细页

未来商业与锐意生活--浮岛上城设计

2017.12.15

未来商业与锐意生活

 

“概念商业广场”是面向全球建筑设计行业的大型国际赛事,由中国建筑文化研究会与万达商业规划研究院主办,本届主题为“商业改变生活”。维拓设计的参赛团队夺得了专业组“优秀奖”和“创新奖”两项大奖,同时也受到现场开发商的关注与青睐。让我们走进这些团队,共同分享他们的创新历程,让我们共同经创作的历程。

 

V3团队的创新设计思维

 

自维拓设计“V”创作团队成立以来,他们的成长非常显著。V3团队的“中央新影静海园项目”概念规划设计,从一张模糊卫星图到全套完整方案,到全项目业态数据测算,全周期经济指标分析,全方案三维动画展示只用了三天半的时间。团队的高效深深震撼甲方,让业界感受到维拓的创新速度。

 

 

中央新影静海园项目

 

在“概念商业广场”国际建筑设计大赛中,V3团队(梁启龙、任向鹏、赵方舟、苏冠群)以“浮岛•上城UpTopia”方案取得专业组创新奖,再此向业界展示了维拓设计的创新思维。

 

 

浮岛•上城 UpTopia

 

 

浮岛•上城 设计团队

 

1. 梁所长,对于竞赛主题“商业改变生活”,您和您的团队是如何理解的?

 

梁启龙:近些年,维拓设计和万达集团的合作不断深入。万达商业的不断发展,也带动了维拓整体设计能力提升,随着万达各类项目的推进,维拓逐渐深入商业设计各个维度、不同层面,从开始的消化学习到现在的探索研发,从单一的技术层面到全周期的综合领域。

 

 

维拓的原创设计,自方案团队成立后在商业领域里逐年提高,进步十分明显。与万达合作不断深入,同时我们也扩展了苏宁、银泰、新城、泰禾、恒大等在国内商业领域知名开发商的合作,V3团队在这一过程中不断融入和提升。

 

去年的淄博银泰城二期、首尔园甜城项目,是我们典型街区商业设计的原创方案;今年的廊坊苏宁广场项目,是我们在商业综合体产品线上做的较大体量的原创方案。从发展节奏上,我们在不断地成长,团队的能力不断地提高,也不断地适应着变化的市场。

 

 

淄博银泰城

 

今年有幸参加万达第二届“概念方案广场”设计竞赛。针对于“商业改变生活”这一主题,我们最初有几方面的思考:一是从互联网及电子商务普及角度,尤其是未来消费人群变化角度;二是从科技迅猛发展角度,文化艺术多元繁荣的角度,即经济形势的变化与消费方式的变化;三是从多样文化结合的角度。

 

 

马岩松作品

 

当时设想是基于这几年做的实际项目,团队想在商业设计中强调“体验感”、“场景感”,通过“空间创新”和“多业态融合”的体验感来做为最初设计基础。

 

任向鹏: “商业改变生活”是商业和人们生活之间关系的最好诠释。如果从发展的角度来看,商业的发展一定是与人的需求紧密相关。当人们的物质和经济条件越来越好时,消费者对于商业在当下或是未来的潜在需求也会逐步的提高。

 

 

如今商业发展已经跨越了从百货到商业综合体几个时代。过去的商业广场更多是一种物质交换场所,而现在商业广场已经成为了城市中不可或缺的生活服务和文化精神体验中心。

 

 

商业中心的发展

 

我们设计的着眼点不仅限于现有消费需求对商业发展产生的被动影响,而是希望能够站在更高维度看待问题,那就是设计未来生活。这需要我们从现实生活中不断总结事物发展规律,洞察商业发展脉搏,积极地预测未来,然后通过设计,去改变和倡导一种新的生活方式,这也就是设计的价值所在。

 

赵方舟:“商业改变生活”不仅是商业改变生活,身为建筑设计师,更应该以长远发展的眼光为人们营造环境,不光满足人们的现在,也要随着未来发展,满足人们需求的多样化。

 

 

一座建筑,不能光负责当前,也要负责未来,要有发展的眼光研究未来的生活,未来的需求。就像现在的共享单车,几年前还没这一概念,现在却影响到我们每个人。

 

我们研究“商业改变生活”的目的,就是充分发挥我们的想象,去预测未来人们需要什么,以概念性的方案来展现出来。可能现有技术还满足实现不了,但科技不断发展的未来就有可能成为现实,这也是这个方案的意义之所在。

 

苏冠群:商业设计从综合购物中心发展到商业广场,从单纯购物到用户体验,从现在跨入未来,让人们的生活都融合在一个个建筑里。

 

 

此次竞赛呈现出一个非常有未来感,融入了更多的内涵,通过设计让我们的商业更加服务我们的生活,更加丰富我们的购物形式。同我们传统的购物形式相比更加贴近生活,让人们参与商品的体验及使用过程。

 

2. V3团队“浮岛上城”起初设计灵感主要来源于哪里?

 

梁启龙:我们从两方向来思考。一是商业场景方面,“浮岛上城”本身作为未来商业的概念方案,在商业范畴之中,我们首先的思考是从形态上突破以往购物中心及商业广场、购物中心的固有形象,打破方盒子的形体。二是城市空间方面,现在很多大型购物中心,建设强度和建筑面积都比较大,但回馈给城市的活动空间却比较少,我们想通过设计来回馈给城市更多的活动空间。

 


购物维度

 

这样设计的方向就有了,对于地的考虑,让一个抬起来的形体,减少占地面积,把回馈城市的空间做的更加充分。对于天的考虑,让建筑架起来之后,在整个建筑顶部做大量的体验型业态和活动型业态,这样也是为在设计项目中对客流产生喷淋和毛细效应。建筑下方的城市公园与建筑顶层上的活动及体验式公园相互作用,能不断吸引人流进入商业广场,并在建筑的垂直方向对人流产生了目的性很强的拉动。

 

 

生成形体

 

任向鹏:在成长过程中,每个人都不断地接收来自于外部世界的信息。这些信息或是来自于电视、广播、网络,或是图书、动漫、科技资讯,他们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的思维方式和对世界的认知。此次设计的主要灵感是打造一座城市中的漂浮之岛,将未来商业场景植入到建筑各个角落中。建筑犹如一个大的容器,为未来的商业提供一个多种可能性的场所。设计整体的叙事方式类似于蒙太奇拼贴的手法,建筑俨然成为了城市生活的舞台和背景。

 

 

浮岛概念由来

 

我们将建筑设想放置于深圳,场地南侧是大海,北侧是公园,背景是高楼林立的都市。建筑形体犹如一个天外来物UFO悬停在城市之中,成为整个区域的核心。整体建筑造型简洁、现代,充满未来科技感。关于如何实现这一设想,我们也脑洞大开来,引入了诸多概念,如时空隧道、漫游交通、黑洞效应、垂直分层等。随着人类建筑、结构或是科技不断进步,这些概念也会慢慢变成现实。

 

3. 团队在项目设计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与挑战?你们如何解决的?

梁启龙:分工其实并不复杂,主要是以我和任向鹏锁定思考方向,并在项目的设计细节和方案的最终呈现上进行了反复的论证。由任工负责最初项目设定和草图绘制,并对项目进行深入细化设计操作。设计方案基本成型时,赵方舟、苏冠群逐步深入项目中,负责平面深化、文本制作及效果把控工作,团队分工清晰、有序。

 

 

商业业态

 

定主导方向是一个十分纠结的过程,我们纠结是设计成偏重落地的形体,还是设计成更有未来感的形体。最终选定了未来感的方向,因为我们希望从未来发展的视角思考问题,设计一个飞碟形浮城,未来技术发展是可以实现的。垂直划分的业态分组,探索让“天空”与“大地”双重“体验”与整个业态结合,为人们打造出更能锐意生活的城市商业空间。

 

 

垂直业态分组

 

任向鹏:回顾之前的设计过程,也是一段复杂的心路历程。从开始概念的毫无头绪到多种可能性的尝试,到最终把天马行空的想法落实到图纸和效果图上,整个过程虽然跌宕起伏、悲喜交加,但支撑我们一路走来的是一种对于所热爱的事物的兴趣和信念。

 

 

浮岛上城概念图

 

在整个设计过程中,首先第一个问题是:概念设计是要基于当下还是面向未来?我们平时积累了在许多建筑设计经验,但考虑到“商业改变生活”这一主题,我们还是希望能都充分发挥想象力,打破思维的局限,思考一些看似不可能的问题,所以这次的方向和定位是面向未来的概念设计。此外,我们还充分考虑了建筑造型的推敲、内部功能可实现性、结构可实现性、交通体系设计和诸多技术问题。

 

4. 在项目设计过程中,V3团队所关注的重点和兴趣点都是什么?

 

梁启龙:以“商业改变生活”为落脚点,我们把未来商业的趋势、体验的场景展现出来。在对于垂直交通考虑中,以拱形设计手法,将景观电梯结合垂直拉升作用,设计到了轨道当中,称为“空间漫游器”,这是一个非常有趣味的设计点。

 

我们将街区商业和集中的购物中心这种商业,设计了垂直场景的划分,把销售物业与自持物业做垂直层面的划分,这是很重要的设计突破点。还将一层街区型商业与公园完美结合,先把人流集中到我们需要集中的区域,再向高层商业区域垂直拉动,从而解决街区商业和购物中心之间不能互动的问题。

 

 

城市广场与绿地公园

 

任向鹏:在设计过程中所关注的兴趣点也是在设计深化过程中逐步发现的。首先是建筑和城市的关系。我们通过建筑架空,地坪下沉,在建筑底部打造了一个集公园、商业街、集市于一体的下游空间,可提供老年群体休憩、购物、交际和锻炼。建筑每隔两三层就会加入绿化层,加强了购物中心室内外环境的互动,最大限度实现了城市公园的最大化。而屋顶部分则打造为属于年轻人的娱乐活动中心。

 

 

剖面与绿化层

 

顶层可以俯瞰周边的城市与海景,视野非常开阔。顶部犹如一个小世界,布置了很多精品店和传统的山水城市、游乐场、摩天轮、过山车等,能够形成一个年轻人汇聚的场所。可以说这种以年龄结构划分业态组团,并通过建筑形体垂直布置的方式也是一种全新的尝试。另外比较重要的一点是整个建筑的交通组织。不同于常规商业由下至上的模式,我们尝试将人流先拉升至建筑顶部,通过由上至下的方式组织人流。

 

 

山水城市与星罗棋布的精品店

 

除了通过跨层梯、水平滚梯来组织人流,我们还引入了时空隧道的概念。建筑主体支撑结构拱券内部其实是漫游器的轨道,当它漫游在建筑中会穿越海洋馆、游乐园、室内动物园、VR体验区等功能,给消费者以全新的感官体验。此外,在建筑造型、空间塑造、业态布局等方面,我们都做了较为深入的研究。

 

 

水族馆餐厅

 

赵方舟:建筑设计是一个紧跟发展趋势的行业,我们设计师对未来的发展要有感觉,一定要对新理念、新技术、新方法有最起码的了解。建筑设计思维与灵感就在这些点点滴滴潜移墨化的变化里。

 

苏冠群:设计师要为人们解决问题,但不仅是解决已有问题,还要预测人们未来会有哪些问题,一定要有发展的眼光。在解决当前城市一些问题上,还要考虑好怎么用好的建筑来为帮助城市减少拥挤与污染,增大交流与融合的问题。

 

5. “浮岛上城”设计如何切入“体验经济”时代脉搏的?

 

梁启龙:“体验经济”近年来比较热,其实就是在人们体验消费的过程中促进消费行为的发生。消费经济与体验经济是完全不同的消费模式,曾在《场景革命》中看到体验经济时代人们消费模式的变化,需要从心境到环境全程打造出一种非常有体验感的过程。

 

 

《场景革命》

 

商家都在用体验感来争取消费者体验时间,在场景停留时间越长,它带来消费可能性就越大。我们用全部手段和所有场景创造来打造高体验感觉,争取更多消费者的时间,为人们提供一个更好的体验空间与消费场所。

 

 

浮岛上城商业空间

 

任向鹏:“跨界”是“体验经济”的一种重要现象。在体验经济到来时,商业的范畴变得更大更模糊。在本概念方案中我们将海洋馆、动物园、美术馆、博物馆、儿童娱乐等创新都引入建筑中,使之成为了一个丰富、多样的城市服务中心。

 

另外,商业业态具有一定的时效性,它始终处于一种变化的状态。而建筑设计则相对是提供一个固化的空间,两者之间具有一定的矛盾性。因此我们的设计引入了生长的概念,考虑了建筑后续垂直加建的可能性,用这种方式保持建筑新陈代谢的可持续性。

 

 

浮岛•上城 UpTopia

您可以了解更加全面的米兰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