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维拓学术»学术交流» 详细页

深圳光明社会福利院(高乐亦嘉)改造

2023.05.06

 

初 识

 

深圳——创新之城

 

光明——公园之区

 

深圳市光明区社会福利院建成于2018年,后由深圳高速集团获得了项目的改造和运营权,高乐亦嘉项目就此诞生。

 

2021年,维拓设计通过竞标获得本项目的设计权,并在近2年的设计与施工过程中,试图通过一些细腻和创新的设计手法,打造一个与创新深圳、公园光明相互匹配的,具有前瞻意义的养老项目。

 

 

相 知

 

项目总建筑面积1.9万㎡,地上15层,约1.6万㎡,地下1层车库,属于中等规模养老机构。

 

项目周边有中科院大学附属医院、千亩光明新城公园等,资源得天独厚。

 

 

 

但经过对新业主运营需求的了解和沟通,几个显著的问题摆在了我们面前:

 

1. 项目占地仅4000㎡,建筑周边被消防车道等占据,几乎没有可用景观庭院。

 

2. 原竖向功能划分缺乏合理规划,动线混杂,模式单一,不能满足新的运营需求。

 

3. 首二层公共配套区原始空间进深很大,内部昏暗,缺乏活力。

 

4. 各层照护单元套型和配套设施需要进一步提升特色,适应不同人群。

 

 

面对这些挑战,设计需要具备面向未来的创新弹性和持久运营的功能韧性,我们在功能、体验、形式等方面,试图做出一些不一样的文章。

 

文 章

 

《 旧瓶 新酒 》

 

项目原功能与新的运营需求大相径庭。新运营需要同时解决100张保障性政策床位和失能照护、失智照护、高龄护理、自理生活等不同长者的生活照护问题。

 


我们对项目功能进行了整体的竖向重构,将入住流线、生活流线、参访流线、就医流线、送餐流线、物流流线、污物流线等错综复杂的动线在竖向上进行清晰界定。

 

首二层作为机构集中公共配套区;

 

政策性床位和失能床位分别设置于三四层以及五六层,紧邻二层医疗康复功能区;

 

失智照护单元设置于八层,拥有自己的大型露台并紧邻七层架空层花园空间;

 

自理型生活单元位于可以尽揽城市公园的九至十四层。

 

整体垂直功能流线的合理组织,是项目合理运营的重要前提,也是与业主方充分探讨使用需求后得到的运营最优解。

 

《 螺狮壳里做道场 》

 

项目原有室外场地极其紧张,首层空间空旷昏暗,房间封闭,虽紧邻公园但却显得十分闭塞,缺乏应有的活力。

改造设计将狭小的室外场地、首层室内空间以及南侧公园绿地视为一体,跳出用地内外、建筑内外的空间壁垒加以整合,将首层空间南北贯穿打通。

 

 

因应深圳良好的气候条件,通过动线和视线的流动、功能的互通、阳光和空气的引入以及室内和室外活动场景的融合,打造了一个具有“架空层”特征的“四季花街”。使得建筑场地和活动空间得到了极大地拓展和无缝衔接。

 

 

由大堂进入的“花街”内部,所有面客区功能采用“无门-无界”的设计策略。

 

  

 

   

老人在每一个功能中都能互看互动,空间的流动性将会产生无数奇妙的对视、偶遇和交流机会。同时,这种“无界”的设计方式, 也能够大大降低运营服务的人力需求和工作强度。

 

 

 

我们希望这些空间是开放性的,其中的生活场景和行为也能够更加自由。就如从前,在街边饮茶,晒太阳,小聚攀谈,惬意而又从容地消磨时光。

 


如此,空间中的每一个角落、每一位老人都会更加精致。

 

  

 

  

 

  

 

《 阳光、空气与生命 》

 


为了进一步增强光与空气的流动,我们将原南侧半圆形活动厅的二层楼板取消。将生命之树引入室内,蔓延到二层医疗康复功能。在集中配套服务区创造了一个兼具精神象征的空间。

 

 

 

 

《 公园旁的巴比伦 》

绿色和生命永远向上,我们充分利用建筑七层的架空空间以及分布在不同高度的露台,打造一个巴比伦空中花园式的竖向生态休闲体系。

 

 

 


《 我和我们 》

 


对于机构内的一般老人生活区,设计更加强调开放性的共享交流空间,让社会和社群给生活带来更大的意义。

 

  

 

  

 

大到公共就餐和活动区,小到一条走廊、一扇门、一盏壁灯,都是彰显精致生活的载体。

 

于此同时,个性也被充分尊重。

 

为了适应更多居住模式,我们提供了一些有别于传统套型的设计。

 

例如独特的双拼双套间,可以应对更多居住和生活场景,在私密与共享间寻求平衡。

 

 

 

我们还结合厨房台面,给面向走廊的起居厅增加了一扇小小的转角窗,不仅改善了暗厅采光的问题,也让身居户内的老人能够与走廊里来往的邻居随心互动,增加社群邻里的亲切感。

 

 

 

自理套间

 


标准护理间

 

《 有趣的记忆 》

 

在失智照护层,我们打破原有空间模式,重塑了一个“小镇”格局。

 


利用岛型服务站的模式创建可以360度利用并双向照看的中央环线。同时在电梯厅门禁入口处设置了专门的家属探访房间,让老人能够安心地获得更多的陪伴与慰藉。借用本层特有的南向大露台,为失智老人提供了一个专属的、与室内活动功能充分融合的空中失智花园。

 

通过空间的收放和界定,让不大的活动空间能够适应全体老人、三五成群的不同场景尺度,应对失智老人特殊的生活、社交及照护需求。

 


服务岛中我们还将一些传统的服务功能提升为可以让老人们互动参与的空间。

 

例如,我们将备餐间适度开放成为一个共享厨房,厨房窗口对面就是一个私密的时光小屋和记忆博物馆。

 

 

 

除此之外,我们在每一个房间的门口,还布置了小小的前院空间,将公共与私密空间有效过渡。

 


一个座位、一扇窗、一盏灯,让喜欢独处的老人能够获得自己的一片天地,让害怕孤独的老人能够重拾“街边”看风景的乐趣。

 

我们希望在这座“记忆小镇”中,每一个转角、每一条小街、每一个对景,都能帮助失智老人重拾生活的趣味和青春韶华。

 

结 语

 

本项目是疫情解封后维小康落成的第一个项目。设计和施工过程历经了各种最困难的时期,但业主方给予了我们充分的信任与包容,不遗余力地与我们探讨、修正设计的不足,并在施工现场充分尊重设计本意,让我们的想法得以完整落地。

 


这期间我们有烧脑的疲劳、有因疫情而不能频繁到施工现场的焦虑、以及对一些设计手法是否正确的困惑与忐忑,但更多的是对项目未来鲜活画面的向往和执着。

 

希望这份执着和向往能够在未来的高乐亦嘉中真正得以实现!

您可以了解更加全面的米兰体育